|
追光记丨魏洁书:行之力则知愈进,知之深则行愈达时间:2024年05月31日 12:01 光,象征着梦想和希望。人生路上,总有一束光,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。无论是三尺讲台上的老师,还是奋笔疾书的学子,亦或是奋斗在不同岗位的平凡人。他们都是追光者,亦是我们心目中闪闪发光的存在。 “追光记”系列人物专访第九期如约而至,快来了解专属于她的追光故事吧,用他们的经历,照亮我们脚下的路,激励我们勇毅前行。 对她而言 选择中药学,选择教育 是求真践行、热爱至上的生动诠释 是勇敢试错、积极求索后的坚定方向 广州新华学院药学院魏洁书副教授 步履不息、初心不改 十年磨一“课”的种子悄然在心中播下、发芽 荣获“2023年广东民办教育优秀教师”称号 「倾一心」开启教育之旅 自幼便对中药怀有浓厚兴趣的她 毅然决定在这条充满古韵的道路上深造 怀揣着从教梦想和满腔热情 她在毕业后踏上了广州新华的三尺讲台 为了能站稳讲台 她常常在深夜钻研课程要点 站在初学者的角度反复分析、综合、比较 有针对性地完善和调整教学方法 在实践中摸索出适合新华学子的教学方法 成功将“热爱”变成“生活” 她说:“兴趣是探索的驱动。” 「择一事」潜心教育教学改革 “建课”二字如同一条红线 贯穿了她的十年教学路 初入广州新华任教时 她便立志要把“生药学”这门课建好 但高期待往往面临着高挑战 作为一名“青椒” 她空余时间都在 观摩优秀课堂教学 查阅各类期刊杂志 受“理论实践一体化”理念的启发 她采用“课堂-数码互动平台-虚拟仿真平台”组织教学 将理论教学和实操锻炼相结合 将“看得见”变为“摸得着” 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重在培养其科研精神和创新意识
她积极投身于教改项目 在校级立项的基础上 凭借不懈努力和专业积累 成功于省级立项并顺利结题 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她以“金课”的高阶性、 创新性、挑战度为标准 力争做到课程内容具有前沿性、时代性 教学过程具有开放性、探究性 具有“学生跳一跳才够得着”的挑战度
校级重点课程建设、产教融合实践教学、 “互联网+”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、 “课程思政”示范课…… 她一步一个脚印 持续探索更优的教学模式 推动课程理念与目标迭代升级 历经十年打磨出 省级线下一流课程——《生药学》 她说:“毅力是挑战的伙伴。” 「觅一真」与学生相伴成长 除在校内承担中药学相关教学及科研工作以外 她还是学生求知道路上志同道合的伙伴 “簌簌夜里, 寂寥求学路上予我热爱,为我掌灯” 是学生对她最温柔的评价 在温暖情感的浇灌下 年轻的生命汲取了不竭的力量 将之一脉相传 拥有了乘风破浪的勇气与梦想 “我也想成为像她那样的人。” “亦师亦友,宽严相济”是她的代名词 在担任班主任期间 以师者角度引导学生成才 以朋友身份为学生成长排忧 “早立志规划人生、早理论联系实际、 早参加社会实践” 她将“三早”教育理念融入育人过程 与学生保持密切沟通、答疑解惑 根据学生自身学业情况、 兴趣、性格等给予积极指导 她以不变的热忱和情怀 成为学子前行路上的陪伴者、引导者
她秉持“教学科研相融合, 专业素养共发展”的理念 以学生动脑为底色 以学生动手为本色 让学生在思考与实践中出色 学生说: “她常告诉我们有比较才有提高, 要多走出去”
在指导学生参加科研竞赛时 她始终秉持着“教学相长”的理念 认真观察学生在竞赛中的表现 记录下他们学有所获、进步的地方 并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和反馈 巧妙地应用到教学过程中 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需求 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 她将优质科研、产业资源融入课堂教学 从科研、教学、转化、实践的供需角度 凸显出科教、产教协同育人的特色 以赛促学的同时反哺教学,相辅相成 她说:“指引是智慧的灯塔。” 教育是一门“仁而爱人”的事业 未来,魏洁书还将运用扎实的 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 伴随发自内心的热爱、十年如一日的钻研 沉下心、俯下身、干实事 持续深耕课程建设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循循善诱,谆谆教诲 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 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师者担当 是良师,亦是榜样 【个人简介】 魏洁书,广州新华学院药学院党总支书记、副院长,副教授,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,从事中药学相关教学及科研工作。广东省民办教育优秀教师,校级十佳教师,广东省一流本科课程“生药学”课程负责人。主持广东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项目、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、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“十四五”规划高等教育研究课题、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学会毕业论文(设计)管理研究课题、校级科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项目、校级教职工科研基金项目、首批“课程思政”校级示范课改革项目、校级重点课程建设项目、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、校级“互联网+”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项目、校级规划教材项目等多项课题。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5项,发表论文20余篇,发明专利3项。获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,校级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,校级课程思政教学大赛一等奖,校级教师说课大赛一等奖。 新闻中心供稿 |